
阿联酋航天局的“希望号”探测器7月20日在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场由一枚H-2A-202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为拟趁今年的发射窗口期上路的首项火星探测任务。火箭于日本标准时间6时58分14秒(北京时间5时58分14秒)点火起飞。器箭分离将于起飞约1小时后进行。发射原定7月15日进行,但因天气不佳而两度推迟。
包括探测器设计、研制、地面系统和发射服务,“希望号”任务耗资约2亿美元。沙拉夫称,该项目预算“极其有限”,比其它火星探测任务少得多。部分科学目标与“希望号”相同的NASA“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MAVEN)探测器耗资6.71亿美元,是“希望号”的3倍还多。不过,印度2014年成功抵达火星轨道的“火星轨道器任务”(又称“火星船”)只花了7400万美元。
同探测器本体一样,“希望号”的3台科学仪器也是由美国和阿联酋两国研究机构合作研制。探测器上的一台彩色相机由LASP和MBRSC联合研制,两台紫外光谱仪由LASP、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同阿联酋科学家合作建造。这些遥感器将加入NASA、欧空局和印度目前已在火星的探测器的行列,对火星大气进行扫描探测。“希望号”任务首席科学家、副项目经理、阿联酋先进科学国务部长阿尔·阿米里说,这项任务的科学动机是要在不同季节对火星低层大气全天不同时段的情况进行探测。 来源:航小宇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