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美国宇航局NASA报道,科学家通过对高分辨率太阳照进行图像处理,首次注意到太阳羽流( Solar Plumes)中实际上还存在更小的羽状体。这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太阳风扰动的形成方式和原因。 太阳风是太阳上层大气在太阳磁场作用下抛射出的超高速等离子体流,波及范围远超冥王星轨道之外。由太阳风变化引起的空间天气效应,影响着地球、各大行星、人类以及太空探测器。然而,我们目前对太阳风还了解得不够透彻,而这些新发现的前所未见结构可能对太阳风的特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太阳表面贯穿着持续变化的闭合和开放的磁力线,太阳风正是沿着开放的磁力线逃逸到太空的。太阳开放磁场区域会产生冕洞,因密度相对较低,冕洞在一些紫外线视图中呈现为暗斑。 在一项新研究中,NASA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的太阳科学家瓦迪姆·乌里茨基(Vadim Uritsky)等人利用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的高分辨率观测数据,以及新开发的图像处理技术,发现太阳羽流实际上由更小的羽状体组成,他们称之为小羽流(Plumelets)。 事实上,帕克太阳探测器早先的一个意外发现可能与小羽流有关。2018年11月,帕克太阳探测器在第一次飞掠太阳的过程中,观测到太阳风磁场方向发生突然反转。当时科学家不明就里,而现在新发现的小羽流似乎可以对此作出解释。 参考来源: 来源:三体迷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