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 实践十号返回时科学实验卫星(简称“实践十号”卫星)是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单次开展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最多的卫星。卫星主要科学目标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研究、揭示微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并取得创新科技成果。 实践十号卫星搭载的科学实验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料、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等6个学科方向多项科学研究,全部科学项目为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项目,全部实验均在国际上首次开展。 实践十号卫星LOGO
实践十号卫星运行示意图 2016年4月6日01时38分,实践十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进入稳步持续发展阶段。在顺利完成12天太空飞行后,回收舱于4月18日16时30分准确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回收舱着陆状态正常、外观良好,回收任务圆满完成。 卫星在太空飞行期间,累计开展了19项微重力科学实验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科学数据,其中“微重力条件下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小鼠早期胚胎在太空中顺利完成从2细胞到囊胚的全程发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现哺乳动物胚胎在太空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