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系外行星课题组基于国家天文台负责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数据,同时结合其他国际观测数据,成功测定了超短周期行星的年龄分布,首次揭示了超短周期行星系统的出现率与轨道构型随年龄的演化规律,为超短周期行星的形成与演化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关键线索。该项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天文学》上。
主流理论认为,超短周期行星是从更远的位置通过某种机制迁移至短周期轨道,可能的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 来源 / http://nao.cas.cn/news/ky/202504/t20250429_7618777.html 中国国家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