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西澳大学,韩国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所,上海天文台等全球二十个研究机构组成的国际天文学团队成功验证了一项名为“频率相位传递(FPT)”的突破性技术。该技术通过有效改正地球大气扰动效应,显著提升了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对极暗弱黑洞的观测能力,为下一代黑洞成像技术开辟了新的道路,相关成果发表于Astrophysical Journal。
研究团队联合位于西班牙内华达山脉韦莱塔峰的IRAM 30米射电望远镜、夏威夷莫纳克亚山的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望远镜(JCMT)及亚毫米波阵列(SMA)三台望远镜,证实了利用同一时刻的3毫米波段的大气测量数据可显著提升1毫米波段观测质量。首次在目前最短的1毫米波段、距离达到地球直径的基线上成功验证了FPT技术的可行性。该技术现已开始在EHT合作的观测台站部署,将使这个全球望远镜阵列达到前所未有的灵敏度。这一突破为未来观测更暗弱的黑洞及其他天体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来源 / http://shao.cas.cn/2020Ver/xwdt/kyjz/202505/t20250509_7649534.html 中国国家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