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3月29日凌晨2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简称高能所)与全球40余家科研机构联合发布对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简称伽马暴)GRB 221009A的研究成果。高能所牵头研制的慧眼卫星(Insight-HXMT)和极目空间望远镜(GECAM-C)成功地在硬X射线和软伽马能段对该伽马暴的瞬时辐射和早期余辉进行了国际最高精度的测量,不仅发现其具有迄今观测到的最大亮度,将伽马暴的亮度纪录提升了50倍,而且发现其各向同性能量也打破纪录,相当于在1分钟内释放8个太阳质量的全部能量,还揭示其产生了极为狭窄、极端明亮、接近光速运动的喷流,对这个千年一遇的天体爆发的研究做出了独特贡献。本项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牵头的国际合作团队完成,成员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等30余家研究机构,论文通讯作者为高能所熊少林研究员、张双南研究员以及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张冰教授(论文已在线发布于arXiv:2303.01203)。
伽马暴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最剧烈的爆炸现象,包括两种类型,一类产生于很大质量恒星的核心坍缩爆炸,持续时间通常长于2秒,此次发现的伽马暴即属于此类;另一类产生于两颗极端致密天体(中子星、黑洞等)的合并爆炸,持续时间通常短于2秒,并同时发出引力波。这两类天体爆炸均能产生一颗黑洞或中子星等极端致密天体,其通过极强引力吞噬周围物质并以接近光速从两极喷射物质,形成一对相反方向的喷流。喷流内部的激波或磁重联等过程加速带电粒子产生伽马射线辐射,称为瞬时辐射。喷流和周围的星际介质相互作用也能产生辐射,称为余辉。只有喷流恰好对准地球时,人类才有机会探测到这些辐射。
慧眼卫星和极目空间望远镜均由高能所提出和牵头研制。慧眼卫星由李惕碚、吴枚等人于1993年提出项目建议,2011年获得工程立项。其研制得到了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民用航天科研经费和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一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共同支持,高能所负责卫星有效载荷、地面应用系统和科学研究工作,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为卫星总体单位。自2017年6月15日发射升空以来,慧眼卫星已在轨稳定运行超过5年,已在黑洞、中子星、快速射电暴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来源:中科院高能所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