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进展 » 正文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助力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捕捉宇宙“焰火” ,获得首批观测图像
Release Time: 2024-04-30 15:12:02     Views:

    2024年4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实施的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任务发布了第一批在轨探测图像。
    EP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立项并实施的空间科学卫星系列任务之一,由中方主导,欧洲航天局(ESA)、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MPE)和法国航天局(CNES)以国际合作形式参与卫星研制,旨在发现和探索宇宙中X射线暂现和爆发天体,并发布预警以引导其它天文设备进行后随跟踪观测。
    EP卫星自发射入轨以来已探测到新的暂现源17例、恒星耀发168例,并发布全球电报10余条,观测结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和关注。下一阶段,EP卫星将继续按照既定计划开展并完成在轨测试,加强国内外合作和数据开放共享工作,为高能时域天文观测和研究做出有显示度的贡献。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负责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平台以及2台有效载荷的数据预处理、产品管理、长期归档以及发布服务等工作。在轨测试期间,我中心配合卫星团队以及科学应用系统团队开展各载荷在轨测试活动。支持了首光、机遇观测等科学数据的快速处理,完成了多次多信使机遇目标观测任务、巡天任务等,并在4月22日针对LEGO引力波后随观测的做出应急响应。
    截至4月27日,我中心累计处理659轨次的原始数据,生产编辑级数据产品(0A、0B、0C)、北斗数据产品和辅助数据产品约525GB,产品文件超 20万个,完成了超2000次的科学观测。我中心为科学应用系统提供了所有数据产品的近实时分发,为科学应用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产品输入,有效验证各载荷的工作状态。同时配合科学应用系统开展第一轮PV观测的数据整理,为后续数据发布提供支持。
    未来,我中心将持续支持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在轨运行科学数据处理、分析、产品与应用,助力科学研究,为EP卫星科学创新产出奠定基础。

附:EP卫星第一批科学观测图像

▲图1 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指向银河系中心的观测图像(X射线数据版权EP科学中心)

    图1展示的是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指向银河系中心的观测图像,曝光时间约40000秒。几乎所有明亮的X射线天体都能在图中分辨出来,这些紫色的十字形光斑是由龙虾眼X射线望远镜拍摄成像的,蓝色云雾状结构来自银河系热气体的前景辐射。
    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有着世界上最大的X射线聚焦成像视场,几乎覆盖了全天的1/11。照片中X射线天体使用紫色画出,底图是由欧洲南方天文台(ESO)提供的数字巡天(DSS)彩色照片。(X射线数据版权EP科学中心,DSS巡天数据版权ESO)


▲图2 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首次报告的暂现源(X射线数据版权EP科学中心)

    图2展示的伽马射线暴候选体(EP240219a)是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最早发现的若干暂现源之一,是EP卫星团队第一个在天文学家电报上报道的暂现源。该伽马射线暴于2024年2月19日在WXT视野中突然出现,持续约100秒后消失。图中心的亮源是著名的蟹状星云(Crab),它也是WXT用于定位标定的源。


▲图3 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对蟹状星云(Crab)观测图像(X射线数据版权EP科学中心)

    图3展示的是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于2024年2月28日观测到的蟹状星云(Crab)。蟹状星云是著名的超新星遗迹,其前身星爆发于1054年,中国宋代天文学家观测到并详细记载下来。


▲图4 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对梅西耶87(M87)椭圆星系观测图像(X射线数据版权EP科学中心)

    图4展示的是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在X射线能段观测到的室女(Virgo)星系团中明亮的巨椭圆星系梅西耶87(M87)。梅西耶87(M87)内存在大量弥散的热气体,其中心有一个大质量黑洞,产生的喷流把中心区域的冷气体带出来,形成了臂的形状,在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的图像中能够清晰的看到这个结构。同时在梅西耶87(M87)外围,还清楚地观测到亮度阶跃变化的冷锋。

来源: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