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动态 » 正文
早睡早起不熬夜, 健康太空生活
Release Time: 2023-11-02 19:07:49     Views:

    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们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每天经历16次日落和日出。在这种超乎寻常的作息里,航天员很难找到自然的日常节奏。因此,空间站遵循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MT),这有助于航天员保持和地球上一致的时间表,以及有规律地起床和就寝。
    昼夜节律描述了我们的身体在大约24小时内所经历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变化。我们体内的生物钟与身体的核心温度有关,而核心温度会在一天中不断变化,并触发我们的新陈代谢和睡眠周期。
    无疑,光照是影响我们节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人类往往在白天醒来,在晚上睡觉。现在,丹麦哥本哈根SAGA“太空建筑师”团队开发了一款昼夜节律灯,用于帮助航天员在太空中找到昼夜节律。


航天员Andreas Mogensen在进行昼夜节律光实验。
https://scx2.b-cdn.net/gfx/news/hires/2023/a-good-nights-sleep-in.jpg

    欧洲空间局航天员Andreas Mogensen在进入太空的第三天就安装了这盏灯。这盏灯与Andreas的睡眠时间表同步,并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变换灯光。晚上,当Andreas入睡时,灯光会发出红色的光芒模拟日落景象。早晨,当Andreas醒来时,光线会变成蓝色,让人联想到清晨天空。
    光线的颜色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目的是模仿白天的自然光,这是航天员在空间站上无法体验到的。研究发现,昼夜节律灯对于帮助航天员保持有规律的作息、确定时间方向非常重要。欧空局在南极洲赞助了类似的研究。在南极,康考迪亚南极站的人们经历了漫长而黑暗的冬季,睡眠受到了很大影响。
    除了作息紊乱,许多航天员还在适应太空睡眠方面面临困难。毕竟,航天员不是躺着入睡的,而是在固定于墙上的睡袋里漂浮入睡的。丹麦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小型入耳式测量装置,类似于入耳式耳机,可以测量航天员的脑电图(EEG),从而分析航天员整晚的大脑活动,了解其睡眠质量。测量脑电图通常会使用头盔式测量装置,但由于其体积大、接线多,往往会让人感到不适。这种入耳式设备侵入性更小,睡前佩戴也更方便。目前,两项研究(昼夜节律光、睡眠脑电图)背后的研究人员正在合作共享数据,并同时进行这两项实验,旨在能有进一步发现。

来源 / https://phys.org/news/2023-09-good-night-orbit.html 中国国家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