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动态 » 正文
潮汐之力造“哑铃”
Release Time: 2024-06-19 15:33:09     Views:

    太阳系中漂浮着数百万颗小行星。数量一多,有些小行星构造奇特也就不足为奇了。最近,特洛伊小行星探测器“露西”号(Lucy)经过一颗名为“丁基内什”(Dinkinesh)的主带小行星时,就发现了一种奇特构造:“丁基内什”有颗“卫星”——这个卫星是个“相接双星”,名为Selam,它由两个天体组成,这两个天体通过引力相互接触,但没有完全合二为一。最近发表在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的一篇论文论述了这样一个特殊系统的形成时间。
    学界中,有种小行星形成理论叫做Yarkovsky-O'Keefe-Radzievskii-Paddack效应——由于没多少人愿意说这个理论的全名,所以它被缩写为BYORP。BYORP模型解释了双小行星系统的发生过程:从本质上讲,小行星由于辐射压力而加速旋转。最终,在这些旋转力的作用下,小行星的引力不再能够将所有物质都吸附在其表面,因此其中一些物质被喷射到太空中,最终合并成一个稍大一点的“卫星”。


图为Dinkinesh / Selam系统。
https://scx2.b-cdn.net/gfx/news/2024/finding-the-age-of-a-c.jpg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丁基内什都算不是一颗“大的小行星”——哪怕是最宽的地方,它的直径也只有790米左右;其卫星“Salem”比丁基内什还要小,最宽处只有220米。但Salem实际上有两个最宽的点,看起来如哑铃一般——这可能部分归因于影响小行星形成的另一种力量:潮汐。
    传统上,人们认为潮汐是由月球绕地球运行引起的。然而,潮汐也可能发生在小行星的内部,比如当一个小天体受到附近一个更小天体的引力时。既要考虑潮汐力,又要考虑BYORP模型的数学模拟过程非常复杂,但科学家们还是努力确定了Dinkinesh / Selam系统的轨道运行时间,并得到答案:100万年到1000万年之间——这在太阳系演化进程中并不算长。研究指出,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特别是对Selam上的陨石坑进行分析,可以为其年龄提供新的观点。

来源 / https://phys.org/news/2024-05-age-contact-binary-moon.html 中国国家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