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指出,这个X射线信号可能来自“被白矮星拉到自己身上的行星碎片”。诗意一点说,这是螺旋星云中被白矮星摧毁的行星所敲响的丧钟。
此前,科学家们确定有颗海王星大小的行星在非常接近白矮星的轨道上运行,在不到3天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一次公转。新研究的研究人员则得出结论,在离恒星更近的地方可能有一颗类似木星的行星。这颗行星最初可能离白矮星相当远,但后来通过与系统中其他行星的引力相互作用逐渐向内移动。一旦它足够接近白矮星,白矮星的引力就会部分或完全撕裂这颗行星。
研究显示,白矮星发出的X射线信号在1992年、1999年和2002年间亮度基本保持不变。同时,这些数据表明,每隔2.9小时,X射线信号就会发生一次微妙而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为行星残骸提供了证据。如果神秘信号真是由白矮星上的行星碎片引起的,那么这将是第一起行星被行星状星云的中心恒星摧毁的案例。
发现这类系统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告诉我们,太阳等恒星周围的行星在恒星进入老年期后,是生存还是毁灭。相关研究已发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